用工求职供需两旺,东莞线下招聘重回“春天”

2023-02-25 11:40:35

“您是来找工作的吗?”2月25日上午,智通人才市场(松山湖)迎来了每周一次的新春人才博览会,招聘会现场超过130家企业整齐排列,不断涌进的求职者在各家企业摊位前来回“周旋”,寻找自己心仪的岗位。

根据智通人才网大数据,今年1月28日至2月17日,企业在智通人才网招聘的“使用量”增长183%,企业对人才投递简历的“查看量”同比增长139.3%,企业招聘需求旺盛;人才简历“投递量”同比去年增长188%,新用户(人才)“注册量”同比去年增长123%,人才求职“活跃度”同比增长107%,人才求职意愿强烈。

面对企业对人才的渴望,东莞在年初便开始谋篇布局参与“抢人大战”。一是由政府牵头走出去,扩大东莞用工“同心圆”;二是升级“就莞用”广场功能,让零工市场提质增效;三是以智通为代表的人才市场,不断推出“新套路”满足企业与求职者不同需求。

赴外招贤纳才扩大东莞用工“同心圆”

今年初,为满足东莞用工需求,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队奔赴广西玉林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劳务对接和校企合作交流等相关活动,主动“走出去”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为东莞企业、异地务工人员牵线搭桥,为东莞援企稳岗保就业提供人力支撑。

“目前,我们掌握的企业各类用工需求约10万人。”东莞市人社局副局长汤丽华表示。本次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共精选和推出5.17万个招聘岗位,涉及1087家优质企业。“我们计划同步开展东莞云聘、高校联招等各种活动,让员工早点回来,让机器快点转起来,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汤丽华说。

2月2日,2023年东莞—玉林陆川“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启动仪式在陆川县松鹤公园举行。乘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东风,东莞铆足干劲,企业生产经营及订单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带来了旺盛的用工需求,人力资源市场高度活跃,呈现出“招就两旺”的喜人态势。

这场奔赴广西的异地招聘活动,东莞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招工队伍集结了来自南城、塘厦、凤岗、松山湖等镇街(园区)的20家企业,其中15家为制造业企业,包括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上市企业,提供岗位需求人数近万人,月综合薪资均不低于5000元,最高可达2万元。

陆川县有60多万劳动力,超过19万在广东就业,东莞抛出的“绣球”自带吸引力。“东莞是产业大市,提供的薪资福利、待遇条件还是很优越的,对陆川务工人员来说,能够有效解决增收问题,也能在工作中深入了解产业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推动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质增效。”陆川县人社局党组书记丘春荣说。

除举办招聘会吸纳人才外,东莞的跨省招工团马不停蹄地参加校企合作座谈会,希望能和广西当地的职业院校建立紧密联系、开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源源不断向东莞输送技能型人才。“我们开学之后也要尽快组队到东莞进行推荐,进一步地洽谈。”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家贵说。

根据东莞市人社局统计,今年春风行动共开展赴外招聘57场次,赴广西玉林、贵州铜仁、云南文山等地,参与企业数300家,岗位数3205个、需求人数超5万人。

此外,东莞还拿出2.4亿元的真金白银来推动稳岗促产政策的落实,其中包括“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返岗交通补贴”“点对点包车接运”等多项举措,在一场场赴外招聘以一个个政策大礼包中,东莞用工“同心圆”也在不断扩大。

打造“零工墟市”让“就莞用”更有用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好日子,这一天也被寄托了和风化雨的美好远景。在东莞东坑镇,自明末清初开始,每年的二月初二,因为庞大农耕的人力需求和商贸机会,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聚会——卖身节。

东坑“卖身节”是中国岭南地区最古老的劳务市场,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今的卖身节深刻反映出由传统农耕文化向劳务墟市、传统商务集市,并融合群众性、世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的转变。

今年,“二月二·东坑见”——2023年东坑镇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暨东坑镇“零工墟市”启动仪式在卖身节当天举办,在美食与欢乐中送来一场特别的求职盛会,为市民提供新时代灵活就业求职平台。

本次活动重点打造东坑镇“零工墟市”品牌,延续东坑卖身节农耕劳务文化底蕴,建设零工市场,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就业的桥梁,提供更便捷的就业渠道、更高效招聘平台,让求贤若渴的优质企业满载而归,让寻工心切的求职者收获满满。

“‘零工墟市’可以让没有固定工作的劳动力根据自己的闲暇时间来寻找合适的工作,比如今天突然有空,他就可以到‘零工墟市’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很灵活很方便。”招聘会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活动当天,东坑镇2+16个“就莞用”广场(零工墟市)正式全覆盖启用,为东坑乃至东莞居民求职提供了更多选择。“今天是春节后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活动大大便利了东坑本土企业招人,求职者可以一边品尝美食、参与泼水活动,一边找工作,很有新意。”东莞冠翔电机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说。

“就业工作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领域之一,也是市人社局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孙宏伟在活动现场提到,过去一年,东莞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按照“供需对应、精准对接”的原则,着力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积极打造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的“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今年初,“就莞用”广场在对接供需、促进企业与求职者链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东莞共开展86场市内“就莞用”招聘会,参与企业近2500家,提供岗位超1万个,需求人数超9万人。东莞将结合零工市场升级完善全市“就莞用”广场(服务点),打造“就莞用”广场(服务点)示范项目和品牌服务,推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质的提升。

定期线下招聘用工市场持续火热

“听说东莞的工作好找。”00后市民莫小姐从湖南而来,想趁春光烂漫,在东莞找一份文员的工作,“我的朋友也在东莞做文员,她告诉我在东莞很好找工作。”

莫小姐是成百上千进入智通人才市场(松山湖)求职者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智通人才市场(松山湖)于每周六举办新春人才博览会,邀请众多企业参加,为求职者与企业牵线搭桥。

如今,线上招聘已然朝规模化、专业化运作,但智通人才市场(松山湖)人事行政主管王填波依然认为线下招聘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很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人来说,由于不熟悉互联网招聘,依靠线上往往很难找到工作。”王填波曾经帮助一名56岁的工人找工作,由于年龄大、不熟悉互联网,这名工人屡屡碰壁,后来王填波根据实际情况帮他制作了一份个人简历,并约好企业线下见面,才顺利完成“任务”。

因此,线下招聘的大规模回春让王填波很是欣喜,于今年2月22日举办的新春人才博览会携手松山湖人社分局的春风行动,在智通人才市场(松山湖)室内外共摆出200多家企业摊位,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一片热闹景象令王填波记忆犹新。

根据新春人才博览会现场企业情况,80%由东莞本土企业组成,此外,不乏来自浙江、惠州、深圳、广州的企业前来“挖人”,浙江千家汇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我们这次来东莞是要招聘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包括PE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千家汇电器副总经理王加荣提到。实际上,王加荣早年在东莞有着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本次跨地区招聘,王加荣更是将目光锁定珠三角,重点要突破东莞、广州、深圳三个城市。“东莞制造业发达,制造能力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这里有大量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人才,今天公司老总亲自过来面试,目前已经和两三名求职者达成合作意向了。”王加荣说。

面对省外企业的“虎视眈眈”,东莞本土企业也不甘示弱。“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近80%的招聘任务。”新春人才博览会现场,东莞市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华彬午餐时间还不忘细心解答前来应聘的求职者的诸多问题,并积极和求职者互加微信,以获得后续交流机会。

近年来,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相比于普工,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更加“吃香”,诸多外地企业也将目光投至莞邑技能人才,而这也为东莞“留人”提出了新的考验。

“从企业反馈情况来看,今年的招聘相对容易。预计该情况将会持续到3月底,进入4月,企业将重点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者进行选拔招聘。”智通人才网企业招聘数据反映。

数读

东莞春风行动

“三个50”

为抓好节后用工保障,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东莞市镇两级人社部门积极联动,大力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实施“三个50”招聘行动,即50多场市内“就莞用”招聘,50多场(线上专题/直播带岗)网络招聘,50多场外出招聘。

截至目前,共开展86场市内“就莞用”招聘会,参与企业2463家,提供岗位11228个,需求人数95100人、职业指导人数10425人、推荐就业人数5679人、政策宣传次数19601次

共开展75场(线上专题/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参与企业3476家,提供岗位19478个,需求人数146779人,投递简历55743份、点击数219308次

共开展赴外招聘57场,赴广西玉林、贵州铜仁、云南文山等地,参与企业数300家,提供岗位数3205个、需求人数55255人


【撰文】章倩倩   【策划】郭文君   【统筹/图片】龚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