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场关于95后新生代员工平行管理的论坛在智通人才连锁集团总部举行。300多位HR从业者与行业大咖会聚一堂,共同交流新形势下如何吸引和留住新生代人才。
“缓就业”之下揽才要趁早
在论坛上,不少HR反映,在7月份招聘应届生,根本找不到学生的影子,这些毕业生要么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要么来一场心灵洗礼的“边疆支教”。一家企业HR代表说,现在的学生不愁吃穿,根本不着急就业,于是“缓就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富士康首席人才官邓款透露,该公司通常3月份就开始在各大高校宣讲揽才,同时还要带领团队走进高校内部,打入各院系的“社群组织”,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人才招揽。
智通招聘研究院的王茜表示,时代因素造就学生“缓就业”。物质基础良好的学子们,在毕业季更注重精神的塑造,是弱化毕业后就业的主要因素。同时,毕业季考研、出国留学深造、公务员招考同样会分流部分应届毕业生生源。她建议,计划招募应届生的企业应至少提前半年做好人才招募计划,否则很有可能“招聘一场空”。
品牌建设可降低离职率
对于95后新生代员工,有人说“这是一批有思想有个性的群体,来去匆匆。”据悉,有企业人力部门的员工表示,能在公司做三年的,算是时间长的老员工,制造业企业已经在尽力跟上他们的步伐,但依旧难改变新生代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偏见”。
智通MBA商学院院长伍世宙认为,企业要想吸引95后新生代员工,就得适应他们的求职方式,比如在工业区打开微信定位,想办法搜罗各个工厂的员工,加微信,拉社群,和他们交朋友。有企业HR透露,他们用这种渠道加上“全民招聘”的方法,一个月招聘到了20名技术员,并给引荐人才的“员工”600元~2000元不等的奖励。“全民招聘”提速了企业人才梯度建设。
而雇主品牌建设则是另一个吸引人才、留住员工的渠道。据邓款介绍,这些年来,富士康通过在985高校设立富士康奖学金、在高校中扩大影响力、冠名新生代喜欢的游戏比赛等系列计划,让企业在高校学生中的印象逐渐提升。“公司加大雇主品牌建设后,同步改善员工平行管理,严格执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加大自动化力度,员工离职率从20%降至10%以内。”
来源:广州日报 李直建